脚手架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临时设施,其搭设质量直接关系到施工安全和效率。以下是脚手架搭设的核心要点与注意事项:
1. 脚手架的类型与适用场景
脚手架主要分为单排脚手架和双排脚手架:
-
单排脚手架:一侧立杆支撑在墙体上,适用于内墙抹灰、刷涂料等不涉及承重的工程。
-
双排脚手架:由内外两排立杆组成,常用于砌筑工程,因其能承受水泥、砖等材料的重量。
2. 搭设前的准备工作
-
材料选择:钢管应选用外径48mm、壁厚3.5mm的3号钢焊接钢管,表面需平直光滑,无裂缝、结疤等缺陷。
-
扣件检查:新扣件需具备生产许可证和检验报告,旧扣件使用前需检查是否有裂缝或变形。
-
地基处理:地基需夯实并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15的混凝土硬化,厚度不小于10cm。
3. 搭设过程中的技术要点
-
立杆设置:立杆应参差布置,相邻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距离不小于500mm,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步距的1/3。
-
水平杆安装:纵向水平杆应设置在立杆内侧,长度覆盖至少三个立杆跨度,接头需错开500mm以上。
-
剪刀撑与连墙件:每道剪刀撑跨越5-7根立杆,斜杆与地面倾角为45°-60°;连墙件需靠近主节点设置,偏离距离不大于300mm。
4. 安全与质量控制措施
-
防护设施:脚手架外侧需设置0.9m高的防护栏杆,并满铺脚手板,防止探头板现象。
-
检查与验收:搭设过程中需逐层检查立杆垂直度、水平杆间距等参数,确保符合设计要求。
-
拆除规范:拆除时应从上至下逐层进行,严禁上下同时作业,拆除的构配件需分类堆放。
5.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
-
立杆倾斜:通过吊线校正立杆垂直度,确保偏差不超过架高的1/400。
-
扣件松动:定期检查扣件螺栓,确保扭紧力矩达到65N·m。
-
地基沉降:在地基周围设置排水沟,防止积水导致地基软化。